薄膜集成电路是整个电路的晶体管,二极管,电阻器,电容器,电感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连引线,所有这些都与金属,半导体,金属氧化物混合,多个金属层的厚度为1μm或更小。
一种由合金或介电薄膜制成并通过真空蒸发,溅射和电镀处理的集成电路。
薄膜集成电路中的有源器件,即晶体管,有两种材料配置:薄膜场效应硫化镉或硒化镉晶体管,以及薄膜热电子放大器。
更实用的薄膜集成电路采用混合工艺,其中薄膜技术用于制造玻璃,玻璃陶瓷,釉面和抛光氧化铝陶瓷基板上的无源元件和电路元件之间的连接,然后是集成电路,芯片诸如晶体管和二极管之类的有源器件,以及不使用薄膜工艺制造的功率电阻器,大容量电容器和电感器可以通过热压接合,超声波焊接,光束引导或凸块翻转焊接来组装。
进入一个完整的集成电路。
通过诸如蒸发,溅射,电镀等的薄膜工艺在同一衬底上制造无源网络,并组装分立的微元件,器件和封装的混合集成电路。
安装的分立微元件和器件可以是微元件,半导体芯片或单片集成电路。
薄膜集成电路有多种基板,最常见的是玻璃基板,其次是玻璃陶瓷和釉面陶瓷基板,有时还有蓝宝石和单晶硅基板。
为了实现紧密组装和自动化生产,通常使用标准基板。
存在各种用于在基板上形成膜的方法。
薄膜网络通常用于物理气相沉积(PVD)工艺,有时使用阳极氧化或电镀。
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中,最常用的是蒸发过程和溅射过程。
这两种方法都在真空室中进行,因此将它们统称为真空成膜方法。
在这两种方式中,可以制造无源网络中的无源元件,互连,绝缘膜和保护膜。
阳极氧化方法可以形成介电膜并且可以调节电阻膜的电阻。
在分布参数微波混合集成电路的制造中,通过电镀增加薄膜微带线的厚度以降低功耗。
根据无源网络中元件参数的集中和分布,薄膜集成电路分为两种:集中参数和分布参数。
前者适用于低频到微波频段,后者仅适用于微波频段。
该薄膜集成电路具有参数范围广,精度高,温度和频率特性好的特点,可以工作在毫米波段。
并且集成度更高,尺寸更小。
但是,所使用的工艺设备相对昂贵且生产成本高。
薄膜集成电路适用于各种电路,尤其是需要高精度和良好稳定性的模拟电路。
它比其他集成电路更适合微波电路。